应用范围
       本产品致力于解决传统的一次设备定期检修,盲目解体拆卸,浪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的问题,同时也降低停电损失和提高一次成套设备自身的寿命。基于智能传感器的一次设备在线监测,通过分析现场物理层传感器收集的设备机械特性、导电特性、绝缘特性等各种状态数据,提供设备健康状态判别、故障预测及最优解决方案,以及设备寿命预测。为一次设备生产厂家的产品改进提供数据支撑。
产品特点
        监测模块与一次设备实现一二次融合的一体化设计;
        多维度传感单元一体化设计,集成度高,安装简易;
        创新的结构设计,在保证设备原有性能不改变的情况下实现模块的更换;
        可实现一次设备的就地化状态评估。一体化解决方案,满足35Kv及以下开关成套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及运维数据要求,为设备运维大数据提供数据及策略支持。
        免维护设计,核心单元具有完善的自检功能,发现异常时及时告警;
        支持IEC60870-5-101、IEC60870-5-104等多种通信规约,可以独立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交换。
        支持曲线录波功能;
技术指标

1环境条件
     a)环境温度:工作: -25℃~+55℃。储存: -25℃~+70℃,相对湿度不大于80%,周围空气中不含有酸性、碱性或其它腐蚀性及爆炸性气体的防雨、防雪的室内;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,装置不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,温度恢复后,装置应能正常工作。
     b)相对湿度: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%,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-25℃且表面不凝露。最高温度为+40℃时,平均最大湿度不超过50%。
     c)大气压力:80kPa~110kPa(相对海拔高度2km以下)。
 
2抗干扰性能
     a)静电放电抗扰度装置能承受GB/T 14598.14-1998中第4.2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。
     b)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装置能承受GB/T 14598.9-2002中第4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。
     c)电快速瞬变/脉冲群抗扰度装置能承受GB/T 14598.10-2007中第4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电快速瞬变/脉冲群抗扰度试验。
     d)浪涌抗扰度装置能承受GB/T 14598.18-2007中第4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浪涌抗扰度试验。
     e)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装置能承受GB/T 14598.17-2005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。
     f)工频磁场抗扰度装置能承受GB/T 17626.8-2006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级的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。
     g)脉冲磁场抗扰度装置能承受GB/T 17626.9-1998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级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。
     h)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装置能承受GB/T 17626.10-1998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级的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。
 
3绝缘性能
     a)绝缘电阻: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分别对地(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)之间,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,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,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试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Ω。
     b)介质强度:装置通信回路和24V等弱电输入输出端子对地能承受50Hz、500V(有效值)的交流电压,历时1min的检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;其余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分别对地(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)之间,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,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,能承受50Hz、2kV(有效值)的交流电压,历时1min的检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。
     c)冲击电压:装置通信回路和24V等弱电输入输出端子对地,能承受1kV(峰值)的标准雷电波冲击检验;其各带电的导电端子分别对地,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,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,能承受5kV(峰值)的标准雷电波冲击检验。
 
4机械性能
     a)振动响应:装置能承受GB/T 11287-2000中3.2.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振动响应检验。
     b)冲击响应:装置能承受GB/T 14537-1993中4.2.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冲击响应检验。
     c)振动耐久:装置能承受GB/T 11287-2000中3.2.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振动耐久检验。
     d)冲击耐久:装置能承受GB/T 14537-1993中4.2.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冲击耐久检验。
     e)碰撞:装置能承受GB/T 14537-1993中4.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碰撞检验。
     f)阻燃性能检验:测温外壳能承受GB/T 5169.16-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V-0;50W垂直燃烧检验。
     g)针焰:测温外壳能承受GB.5169.5-200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0s的底部燃烧。h)灼热丝:测温外壳能承受GB5169.1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850°C灼烧。
     
 5定值整定范围及误差
    a)定值整定范围电流: 0.1 In~20 In;延时: 0s~600s;
    b)定值误差电流:<±2.5%或±0.01 In,取其中较大者;
    c)延时误差:定时限在0s~2s(含2s)范围内不超过±40ms,2s~100s范围内不超过整定值的±2%;
   
6智能监测终端技术指标
          额定电源:  AC/DC 220V或110V , 允许偏差-20%~+15%功耗:不大于10W采样频率:4.8kHzRS232:1个 RS485:3个以太网:1个录波存储容量:2M byte
     
7温度监测技术指标
        供电方式:电磁能收集(母线电流≥5A)发射功率:10dbm 通讯速率:10kbps工作频段:433MHz;(采用射频原理)测温方式:接触式;测量间隔:10s;发送间隔:40~180s;(温度越高或突变,发送间隔时间越短)温度测量范围:-45℃~125℃;传输距离:≤500m;(开阔空间)测量精度:±2℃;使用寿命:≥10年。
 
8局部放电指示器技术指标使用
        环境温度:-40~+85℃;供电电源:24V功 耗:不大于1W通信方式:RS485波特率:9600一台局部放电指示器最多可接3个局放传感器

9机械特性传感器技术指标
         供电电源:12-24V功 耗:不大于0.5W分 辨 率:±0.05°采样频率:4.8kHz工作温度:-40~80℃记录长度:140ms(可调)数据格式:角位移曲线,从收到触发命令开始,140ms内的角位移曲线。通信方式:RS485波特率:192002.10霍尔电流传感器供电电源:+5V功 耗:不大于0.5W存储温度:-40~85℃工作温度:-10~70℃测量范围:0~20A电流额定值:10A额定输出电压:2.5V±1V精度:5A±1%或0.05A(25℃)

电话:028-85543173    蜀ICP备2022021812号